五百罗汉(第四百九十一尊至第五百尊)
发布日期: 2016-01-09 浏览量: 25,417 次浏览
艳压群芳称俊杰,
林耸霄汉认首株,
自古英雄驰疆场,
神威虎胆敌万夫。
▲ 第肆佰玖拾壹尊 寻声应尊者 ▲
寻声应尊者,即观世音菩萨。阿弥陀佛的左胁侍,西方三圣之一。
据佛教传说,尊者为大慈大悲的菩萨,能现三十三种化身,救十二种大难。降生日为农历二月十九,成道日为农历六月十九,涅槃日为九月十九。善男信女有难,只要一心称念其名号,“菩萨即时观其音声”,“寻声”往救,应急解脱。相传浙江普陀山为其显灵说法的道场。
寻声应(即观世音),亦译光世音、观自在、观世自在。
灿烂星辉照清彻,
澄明天碧露翠微,
六根清净靠修习,
随缘而定无心机。
▲ 第肆佰玖拾贰尊 数劫空尊者 ▲
数劫空尊者,稽诸史实,实无其人。数劫定,是佛事修习的三大要素,意思是只有长期有修习禅定,才能达到圆满的智慧。
尊者修习禅法,心思集于一境而不散乱,远离世俗的垢染与遮避,且得益于诸圣贤的加持,因而摧破无明愚痴,大放智慧光明,尊者智慧广大如大海尽汇江河之水,如须弥山高居群山之上,如火炬朗照昏昏永夜。尊者以无穷的智慧破除邪恶,散冥暗,导化众生,普济天下,因而得到证果的。
疾蹄欢驰破空阔,
昂首高啸动天地,
犳威矎胆动心魄,
端的天神观人间。
▲ 第肆佰玖拾叁尊 注法水尊者 ▲
注法水尊者,稽诸史实,实无其人。据《无量寿经》载,“法譬如水,能洗垢秽”。妙法能洗烦恼之垢尘,故譬之以水。
尊者是一位道行渊深,慈悲为怀的高僧,为众生演说无上妙法,使佛法妙理如同雨水滋润众生干枯的心田。以“慈悲清凉法水”“澍诸尘垢。”但若有人阇心自高,则法水不入,也就是说,众生也必须虔心向佛,才能得法水之滋润。
春兰秋菊贮温房,
末如深山百合香,
珍性自然休矫饰,
消灾却病寿绵长。
▲ 第肆佰玖拾肆尊 得法空尊者 ▲
得法空尊者,稽诸史实,实无其人。得定,指三昧三解脱门,即空、无相、无作。
尊者以修习“空”、“无相”、“无作”三种三昧,断除了苦的因业,既无苦因,则无苦果,于俗尘诸业中无所造作,便消除了忧烦的困忧;远离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等五法,男女二相及三有为相,修此三昧,身不染俗尘可达到诸蕴尽、三火息、无众患、脱众灾;于世间的利禄沉浮淡漠无缘。尊者修习三昧己通达无碍,出入自如,达到了无余涅槃的功德,获得了完全的解脱。
天机缜密莫轻窥,
勤修自可得机宜,
仙堂路远终须到,
莫争到早或到迟。
▲ 第肆佰玖拾伍尊 惠广增尊者 ▲
惠广增尊者,稽诸史实,实无其人。慧,据《俱舍论》卷四:“慧谓于法能简择。”指分别事理、决断疑念之精神作用。信佛与修习佛法能启迪人们的智慧。
《智度论》卷十一:“一切众生智,唯除佛世尊,欲比舍利弗,智慧及多闻,于十六分中,犹尚不及一”。据说,舍利弗“身子久成佛,号金龙陀,迹助释迦为右面智慧弟子”。因不忍眼见佛陀入灭,遂先入涅槃。尊者如舍利弗一样坚信佛法,刻苦修行,智慧通达,得大自在,为众生拔苦与乐。
生如梦幻梦如生,
亦梦亦生如神仙,
此境如何能长达,
勤修苦炼莫计年。
▲ 第肆佰玖拾陆尊 六根净尊者 ▲
六根净尊者,又名毁根。获菩萨果位。六根净,即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等六根清净无杂,亦即指我人身心充满种种功德而清净之意。今一般所用“六根清净”一语,盖袭用自佛教经典。
佛教认为,五根(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)为世间四大所有,众生通过六根可以见色、闻声、嗅香、别昧、知法。六根如果被世俗所困扰,则追逐虚荣、贪图财利,终身被忧烦贪欲所緾绕。若六根清净,则眼观三千大千世界内外所有山林河海,上至天神菩萨诸佛,下至阿鼻地狱;亦见一切众生因果报因转生轮回之苦。远离世俗,向往净土,求得解脱。毁根,意即毁除世俗之六根,使之清净而无污染。尊者消除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无始以来之罪垢,并以无量功德庄严之。他视众生如赤子,愿众生不造恶业,获得解脱。据《十住德结经》卷九载有,尊者愿护持一切众生,导引他们度至清净彼岸。
麒麟昂首向西方,
西路迢遥复漫长,
披荆斩棘朝前走,
千山万水不思量。
▲ 第肆佰玖拾柒尊 跋陀罗尊者 ▲
跋陀罗尊者,意译为贤者,本为佛的一位侍者。十六罗汉之第六尊,因出生于跋陀罗树下,故名,又因他曾由印度到爪哇岛传播佛教,因此又被称为“过江罗汉”,住耽没罗洲。
据说,佛陀涅槃前,曾令他永住世间,济度众生,他为救助众生,常到众生中间活动。据《大阿罗汉难提蜜多罗》善男女发殷净心,为四方僧设大施会,或设五年无遮施会,或延请僧众至自己家中设大福会,或前往寺院布施,这将给施主带来极大福报。据《楞严经》,尊者主管洗浴之事,所以近世禅林浴室常供他像。他会装扮成普通人模样,前来接受供施,并给施主以极大的福报。
拔度罗,又作跋陀罗。
世间万物皆有情,
无有高卑贵践分,
度人济世真事业,
且敲锣钹说分明。
▲ 第肆佰玖拾捌尊 思萨埵尊者 ▲
思萨埵尊者,稽诸史实,实无其人。萨埵,王子名,为佛祖前世身。《成唯识论述记》卷一称萨埵为有情,即为情意之义;《佛地经论》卷二则作勇猛之义。另有心力、有、有相、含识、众生等诸义。萨埵亦指菩萨,即菩提萨埵之略称。于密宗,则指金刚薩埵。此外,印度数论派以薩埵乃至自性所具三德之一。
尊者以造作自心成佛性而获正果。佛祖成佛前曾转生无数世,世世造功德,最终才悟得正果。佛祖前世转生为王子,名萨埵,心性慈悲。他曾在深山林中见一母虎产七子而无奶,虎子七日未食,饥渴待毙。王子见状心生悲怆,决心以身饲虎,委身卧于虎旁,母虎畏惧他的慈悲威力,退缩而不敢食,他登上高山,投身而下,被山神接住,未曾伤损,他用竹刺穿颈脉,血尽而亡。此时大地发生六种震动,天花飘落。饿虎见其己亡,舐血食肉,母子得救。尊者以萨埵王子慈悲为榜样,利益众生,功德圆满,获罗汉果位。
萨埵,又作萨多婆、萨和萨、萨婆萨埵、索埵,含有存在、生、实、直、美、善、贤等义蕴。
空即是色色即空,
真旨端坐莲花中,
人心能如莲花美,
何悉修行不成功?
▲ 第肆佰玖拾玖尊 注茶迦尊者 ▲
注茶迦尊者,住持轴山中,十六罗汉中之看门罗汉。《法住记》,将尊者列于十六罗汉之第十六位,西藏所传者,则列尊者于第十一位。
尊者本为舍卫城婆罗门之子,半讬迦(十六罗汉第十位)之弟。禀性鲁钝,凡学习之教法,通过即忘,故时人称之为“愚路”。其后,佛陀教示简短之“拂尘除垢”一语,令其其拂拭诸比丘之鞋履时反复念诵,逐渐除业障,某日忽然开悟而证得阿罗汉果。证悟后,具大神通,能示现各种形象,尝现大神力为六群比丘说法。至后世,一般咸信他与其一千六百阿罗汉眷属共住于持轴山,护持正法,饶益有情。他到人家化缘,常用拳头拍门以惊动屋内人出来布施。后来,佛祖赐他一根锡杖,教他化缘时在人家门前摇动,人家听到这声音果然开门布施,这锡杖后来成为和尚的禅杖。
贯休大师所画之尊者,侧坐于古树窝中。左手提起,手指稍屈,右手执扇放右腿上。眉骨突出,额头隆起。苏东坡赞曰:“以口说法,法不可说。以手云人,手去法灭,生灭之中,自然真常,是故我法,不离色声。
注荼迦,又作周利槃特,周离般他伽、拘利槃特、租查巴纳塔嘎等。意为“小路“、”小路边生“、”蛇奴“等。此尊可与第77尊周利盘特尊者、第322尊周陀婆尊者同尊,可互参。
爵硕勋伟品亦高,
驹腾骊跃冲云霄,
华冠着顶无须羡,
少年得志披红袍。
▲ 第伍佰尊 钵利罗尊者 ▲
钵利罗尊者,唐代印度高僧(671?-741),音译跋日罗菩提。为印度密教付法第五祖,中国密教初祖。译作金刚智。金刚智,指本坚固不坏之智体,能破除烦恼习气,犹如金刚之摧毁诸物。
据说尊者是很久以前东方世界阿比罗提国的教主。曾侍奉大日如来,后受大日如来感化,修行成佛,在东方建立善快净土。尊者出身南印度婆罗门(另说为中印度王子)。十岁出家于那烂陀寺,二十岁受具足戒,精通三藏。三十一岁从南印度龙智学习密教。继善无畏东来之后三年,于唐开元七年(719),携弟子不空由海中经锡兰、苏门答腊至广州,建立大曼荼罗灌顶道场,化度四众。八年,入洛阳、长安,从事密教经典之翻译,并传授灌顶之秘法。译有《金刚顶经》、《瑜珈念诵法》、《观自在瑜珈法》等八部十一卷。与善无畏、不空并称“开元三大士“。开元二十一年示寂于洛阳荐福寺,本拟归返印度,然因病示寂于洛阳广福寺,葬于龙门。世寿七十一。谥号”大弘教三藏“。门弟子有一行,慧超、义福、圆照等。
密教认为,尊者为金刚界五智如来中的东方如来。阿閦佛又名阿閦鞞、阿閦婆佛。意为不动、无动或无忿怒、无瞋恚等。
返回五百罗汉目录页请点击:这里
排版:李静怡
<微信服务号>
地址:苏州市留园路西园弄18号
电话:0512-65349545(客堂) 65511746(弘法部)
信箱:admin@jcedu.org